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Methodology

QS世界大学排名 - 排名方法

通过2026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发现世界顶尖大学。

第21版的排名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涵盖了105个高等教育系统的1501所大学。

在 LinkedIn 和 微博上分享你对今年结果的看法,使用 #QSWUR 参与讨论。

By Craig OCallaghan

更新日期 June 19, 2025 更新日期 June 19

在我们的每一项排名中,我们都会在方法论中使用一系列衡量标准。这些可以被划分为三大类。 每个排名由不同的衡量标准组成,有些在多个排名中使用,而另一些则是某个项目特有的。

主题维度(Lens) 与同一主题相关的一组指标(Indicators)。

指标(Indicator) 衡量高校表现某一方面的数据。高校在各项指标中获得评分和排名,这些分数构成其总排名和总得分的一部分。

度量(Metric) 指标中的更具体的计算方法。

以下是本次排名中各主题维度及其指标的权重。权重每年进行审查。点击每个主题维度或指标可查看更详细的信息。

主题维度与指标权重

主题维度

权重

指标

权重

科研与发现

50%

学术声誉

30%

 

 

每位教员引用数

20%

就业与结果

20%

雇主声誉

15%

 

 

就业结果

5%

学习体验

10%

师生比例

10%

全球参与

15%

国际教师比例

5%

 

 

国际科研网络

5%

 

 

国际学生多样性

0%

 

 

国际学生比例

5%

可持续性

5%

可持续性

5%


科研与发现(Research and Discovery) 衡量高校在科研质量、数量及其在学术界声誉方面的表现。得分高的高校往往有大量科研产出、论文被广泛引用,并在学术界拥有较高声誉。

学术声誉(Academic Reputation) 通过向学术专家调查其所属学科领域中表现优秀的高校,衡量高校及其项目的声誉。QS自2004年起使用该指标,是QS大多数排名的核心部分,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占比30%。

每位教员引用数(Citations per Faculty) 衡量高校科研强度和产出的指标。通过将被引用的论文数量除以教师人数,评估高校研究的平均影响力。


就业与结果(Employability and Outcomes) 衡量高校在为学生就业做好准备方面的表现及其与产业界的联系。得分高的高校通常在雇主中声誉高,毕业生就业表现优秀,并与行业有良好合作关系。

雇主声誉(Employer Reputation) 衡量高校及其项目在雇主心中的声誉。QS通过雇主调查获取数据,是QS排名中独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占比15%。

就业结果(Employment Outcomes) 衡量高校是否能帮助毕业生实现高水平就业,并评估其培养出对社会有显著影响力人才的能力。


学习体验(Learning Experience) 衡量高校为学生提供的整体学习环境。得分高的高校通常拥有更多教学资源和高质量研究人员。

师生比例(Faculty Student Ratio) 通过教师数量与学生数量的比例反映学术支持程度。较高的师资密度意味着更好的教学、指导和课程开发支持。


全球参与(Global Engagement) 衡量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包括国际学生、教职员工及其国际研究合作。

国际教师比例(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 评估国际教师占比。高比例表明该高校具有良好的教学多样性和研究合作环境,并具备较强的国际吸引力。

国际科研网络(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 衡量高校与其他国家高校的持续研究合作。仅统计在五年内联合发表三篇及以上论文的合作关系。

国际学生多样性(International Student Diversity) 考察国际学生比例及其国籍多样性,体现高校吸引来自多国学生的能力。

国际学生比例(International Student Ratio) 评估国际学生在学生总数中的比例。高比例意味着良好的国际声誉和多元学习环境。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衡量高校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涉及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等多个方面。

可持续性指标(Sustainability Indicator) 评估高校在校园环保项目、多样性倡议、治理结构、以及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学术研究影响力。该指标日益受到学生重视,也是QS最早引入核心排名体系的内容之一。

本文首发于 2016 August , 更新于 2025 June 。

作者:

As editor of TopUniversities.com, Craig oversees the site's editorial content and network of student contributors. He also plays a key editorial role in the publication of several guides and reports, including the QS Top Grad School Guide.

53 shares

最新文章

被分享最多的文章

被阅读最多的文章

QS China